生物工程学院学子赴全国各地开展寒假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1-03-03   访问次数:233

作者:徐亚飞   摄影:生工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因地制宜、就近就便、安全为先的原则,围绕四史学习、劳动教育等实践主题,生物工程学院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四史迎建党百年、担使命展青春作为”2021年寒假社会实践,共有76支队伍赴上海、山东、贵州、湖南等全国多个省市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走访调查、资料搜集整理、人物访谈、宣传报道等线上线下形式,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从而更加自觉地用新思想指导实践。

迎接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

27支社会实践队伍利用寒假返乡契机,围绕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总结社会发展经验,利用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中共四大纪念馆、浦东开发陈列馆等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探寻家乡抗击疫情、脱贫攻坚的经验,为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1月中旬起,“涉足浦江水,共赴新征程”实践团队以上海为聚焦点,联合生工学院奉贤本科党支部,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走访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浦东开发陈列馆等场地。通过制作推送、B站直播与采访等方式,探索上海100年来的红色文化传承,展望上海经济、科技、文化与贸易等领域未来前景。通过“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的方式,引领生工学子爱党兴国、学史惜今。

贡献青春力量,弘扬劳育精神

寒假期间,生工学院共有17名学子积极参加抗“疫”服务等各类志愿活动,展示了青年学子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精神。在家乡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突发疫情的情况下,食质191班翟月不畏风险,积极前往所在江南社区报名志愿者,帮助返乡人员报备信息,整理风险地区人员名单,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与新时代共同前进的青年力量,在疫情防控的战“疫”面前,志愿者们积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不做抗“疫”旁观者,与祖国同命运、共患难。



有6支实践队伍深入基层开展劳动教育主题调研,走入社区开展支教、敬老、助残等公益劳动,以实际行动弘扬公益理念,积极参与基层一线工作体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自1月15日起,“劳动实践-生工学院赴绵竹”实践团队,围绕“劳动教育”开展了系列访谈活动,听老人讲述奋斗岁月,挖掘爱岗敬业劳动者故事。在积累经验的同时,充分感受劳动人民的奋斗历程,不断感悟实干兴邦、勤劳致富的道理,纷纷表示要向先辈学习,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加强劳动锻炼,让奋斗成为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聚焦行业发展,感悟专业魅力

共有5支团队从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难点、痛点出发,结合专业所学与实践,通过数据分析、调研报告、走访记录等方式认识生物食品行业与社会发展,聚焦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



1月14日至2月18日,“落足‘食’‘生’发展轨迹,谋划行业发展蓝图”实践团队通过纪实企业发展历程,探寻企业时代机遇,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未来认知力。团队成员师瑞阳同学前往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康泉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参观、访谈,深刻体会到一个品牌建立、发展的不易。从技术开发、产品理念、产品质量、营销手段等方面,感悟企业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匠心精神”,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找到了方向,也坚定了在本专业深耕的决心。

讲好“华理故事”,助力学校招生

乡约华理情,感恩母校行。35支实践团队共75名生工学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重返母校看望恩师、宣讲华理,与学弟学妹交流学习经验、总结成长感悟、分享备考和报考志愿的心得体会,助力学校招生工作。1月28日,“与‘理’同行”实践团队成员赴各自的高中母校,对华理开展全面宣讲,介绍了自己在生工学院的学习和生活,在华理与母校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共建美好未来。



此外,还有部分实践团队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生物工程学院积极组织学生走出网络和舒适圈,利用学科专业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深入社会民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视线见证家乡变化,将小我融入大我,展示青年学子的时代担当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