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西藏行探访新丝路 —— 生工学院赴西藏开展专项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17-08-05   访问次数:348

作者:富琳桦 李佳宁  摄影:施倩雯 张伟

西藏位于中国对南亚国家开放的桥头堡上,是“一带一路”倡议中面向周边国家的枢纽。20177月中旬,生物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走近祖国的边塞,感受大美西藏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魅力,考察西藏如何承接时代机遇、与新丝路一道前进、红火发展。

体验民族文化魅力,探寻特色食品开发

抵达拉萨后,实践团队充分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为西藏的经济发展、旅游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他们第一站就来到了拉萨市粮食局,得到了在其中工作的我校1989届校友伍松龄、2012届校友白玛卓玛等的热情接待,对于西藏自治区农副产品的生产、检测和销售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实践团队积极走上拉萨街头,通过问卷调研、对话采访等形式与当地旅游纪念品商家和游人们交流,了解到哪些特色食品受到游客欢迎、涉及何种加工技艺等信息,为后续撰写调研报告积累了基础。过程中,实践团队也走进布达拉宫广场、八廓街等知名地标,在体验民族文化魅力同时进行“新丝路”建设理念的宣传,发现当地百姓和游客都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反响热烈。


  

探索神秘纳木错,走进高原畜牧业

来到雪域高原,自然不能错过世界最高的大湖、也是西藏第一大湖——纳木错的美景。历经5个多小时的路途颠簸,生工师生们既体会到了4700多米的海拔带来的显著高原反应,也被纳木错湖水荡漾、罡风阵阵的神秘景色深深吸引。师生们了解到,纳木错属半湿润半干旱过渡地带,生长着蒿草、苔藓、火绒草等草本植物,但少有高大木本植物。当地百姓多饲养牦牛、岩羊等牲畜,并在湖边放牧。实践团向餐饮经营者请教了牛羊肉等食品的存储、运输和加工方式,走访当地农场了解了青稞等农副产品的种植情况。多位农场主表达了对于学生发挥食品专业知识、运用新技术手段推广西藏美食的期待,使得实践队员们得到了很大的鼓舞。



走访“西藏小江南”林芝,搜集独特动植物样本

西藏自治区地缘辽阔,各地区环境差异较大,实践团队最后一站来到了素有“西藏小江南”美称的林芝。队员们发现由于这里与高原气候区不同,雅鲁藏布江强烈下切形成的河谷地形使得林芝地区呈现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的特征,出现了藏香猪、黄牛等牲畜和群山环抱、绿植郁葱等自然风光。有学生感叹道,在实践过程中无时不在接受天然的生物课、地理课和民俗课。大家把握住大好的学习机会,积极拍摄、记录当地特有的动植物品种,计划后期通过网络查询、请教专家等方式加深学习。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行动紧密围绕“大美西藏行探访新丝路”这一主题,生工师生们深入西藏地区,通过走访记录、实地考察、传播交流等形式,探寻了当地的经济与旅游发展情况,聚焦极具地方特色的农副产品,调研与思考了如何开发更助于传播西藏文化、推进新丝路建设的西藏农副产品。据悉,实践团队师生在新学期也将举办专题分享会,引导更多学生在观察国情社情的过程中思索如何发挥专业特长、为新发展提出新思路。